![]() |
Post #26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我10年春节在元阳,看了两天早晨的多依树,美极了。 |
---------------------------------------- |
|
![]() |
Post #27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十二月的元阳,天气变化得厉害,从抛竹寨过胜村时已经有点落雨了。到全福庄几乎完全水雾所罩。 水墨全福庄: ![]() ![]() ![]() |
---------------------------------------- |
|
![]() |
Post #28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 ![]() ![]() ![]() |
---------------------------------------- |
|
![]() |
Post #29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元阳三大梯系的布局呈“丫”字形布局。下午三时许刚刚回返其根部区域,因天气转好,上午的雾气全部消散。 三只午酣未尽的塘鹅: ![]() ![]() 不止龙树坝有红浮。 ![]() |
---------------------------------------- |
|
![]() |
Post #30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比起那些小心翼翼还常插水田的过客们,看人家当地人在水垅间爬上爬下身手灵活矫健。 ![]() ![]() ![]() ![]() ![]() ![]() |
---------------------------------------- |
|
![]() |
Post #31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这两年元阳的几大梯田集中点都卖门票,诸如多依树、老虎嘴的几乎是逃不得票的,人家二十四小时的轮班把守。 不过,箐口是根本没必要买票进去,因为哈尼人原生态的蘑菇房早给扒了,村屋大都是重新盖的,政府出钱统一给戴了帽子,反倒有些搞笑。 ![]() ![]() |
---------------------------------------- |
|
![]() |
Post #32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在包车白师傅的引领下,我们爬去路边一公里外的箐口老茶树的茶山上拍蓝田。那茶山如今也卖给了一个什么地产商,以后保不准要么也收费或是根本什么都没得拍了。 ![]() ![]() ![]() ![]() ![]() |
---------------------------------------- |
|
![]() |
Post #33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人们到元阳大多是三种路径方式:1、昆明直达元阳,昆明南部客运站搭乘,早上10点一班,晚上两班;2、昆明中转建水到元阳,昆明到建水也是到南部客运站,早上7:30头班,班次很密,建水到元阳的车子同样频密,个人觉得路况根本没有如所谓攻略里说的差,可能我走过的糟路太多;3、昆明中转个旧到元阳,昆明东部客运站早上7点头班,听说都是依维柯,路况很好走。 这三种方式都是先到南沙(新城)后到新街(老城)的。我试过前两种,觉得第2种比较好,不用耗到十点,到建水后接驳下一班中转也比较适宜。 新街镇的交通工具分小面和岗亭车两种。 小面就是那种6-7人的长安小面包了,停在新街汽车站的站内站外,车前窗挂着各个地名的牌子, 5块/人,但是凑不齐人不走。大多数人包车也都是包的小面。 岗亭车,实际上就是那种三码子的突突车,当地人就叫那名儿,马力与后厢有大有小,2-8人不等,3块/人,同样凑不齐人不走。 如果不赶时间,不要只认准包车这一种方式。如今元阳商贩务工者颇多,此地的街子天(也就是赶集日)也颇多,所以凑不齐人只是暂时的。当然也还另有省钱的法子,尤其是对独行者。 在元阳,鬼佬们比国人们会算计多了,他们看完日出或日落的,只要发现已被包了的小面上还有空位,他们就会跟司机讨价还价,10元一个的把他们捎带去想去的地方。我们包的那车每天来来回回遭遇过n次这种鬼佬。司机当然是有的多赚就多赚了,一般包车的客人也不会为此太计较。 新街的小旅馆很多,地板墙体玻璃床被,到处潮气十足,永远都似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我和A车老夫妇都住在那家叫楼外楼的客栈,就在客运站右边那条巷子里,那里还依次排列着陈家旅社、良缘宾馆。我们包的车子是客栈帮着联系的。这里的很多旅馆都跟包车师傅挂的有钩。 开客栈的是一对同样年过七旬的老夫妇。女主人是汉人,男主人姓张,是彝族,严格区分起来是个白彝,说话做事却十足彝族男人的直爽性情,甚至还有一点躁戾。 每天晚上两个老人家边躺着边看电视的打发时光,一直要守够午夜十二点,等到房客陆续回屋才锁大门,然后老张在一条沙发铺上木板睡在前厅,继续值班守更。 旅馆的小前厅里总有一只猫,是老两口养的,大概半岁,有点鬼灵精怪的。猫吃的睡的都极安逸,上顿猪肝下顿鱼的,吃完就钻进主人铺好的电热毯里伸胳膊伸腿儿。猫没有名字,我索性替它改了个名字叫楼外楼。两夫妇俩哈哈的乐,开始与我聊天。 他们夫妇就是本地人,家庭旅馆开了八年多。跟他们交谈能听得出人家是有钱的主儿,甚至到后来还夹带着炫富的口气,有退休工资了,请的工人打扫,子女都很孝顺很有钱,经营着个旧到元阳的专线班车,身家多少多少的。。。但是依旧保持过于清淡的日子,大米饭+肉汤就是一餐饭,哪怕女儿带着两个孪生子也吃得同样简朴。。。 |
---------------------------------------- |
|
![]() |
Post #34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新街的小馆子不少,有种馆子是专门卖烤豆腐的,烘上炭,铁架子上摆满一块块豆腐干子。人们围在小桌前要一碗米饭,就着烤好豆腐干抹上辣椒等调料末津津有味的嚼。 ![]() 至于点菜的馆子都是没有菜单的,可着柜子里的物件说给跑堂小妹便是。从十几块的大荤到六七块的小炒,三五元的青菜豆腐汤,可口划算。 有的馆子提供烟筒,就是那种云南男人常抽的竹筒烟,不少当地男人会享受,扎扎实实的点三两道菜、熏上一筒烟方走。 我第一天下午刚落车便找了一家小馆子,偏巧过了饭点儿厨子不在,看店的是老板娘的姨,不熟悉店里的家伙,手忙脚乱的给我炒了一份蛋炒饭。那女人见我吃得快,以为香,说自己看着馋也赶忙炒了一碗坐到我对面。 ![]() 新街,是一座不大的镇子。元阳的府衙从这里迁移到山下的南沙已有十多年了。新街以客运站到小广场辐射成数瓣菊状,高高低低的上坡下坎。 到夜晚的时候,路灯让这种高低更加错落,似有几滴重庆的滋味。据说,当地也确有小山城的说法。 有些来新街的男游客嘴巴里喜欢打诨要找个哈尼老婆。 ![]() 这民谣在白天是听不到的。只有入了夜,于那种错落的上坡下坎中,身边或是迎面随时可能会冒出来。 也许这些女人是因为天黑,谁也看不清谁,才这么放得开吧。或者,人家干脆是喜欢夜晚的那种意境,安静的小巷,没了白日的嘈杂,更容易回音,好象我们读书那会子喜欢在厕所或是洗衣房飑嗓子一样吧。 我每天晚饭回楼外楼客栈,在那条通往龙树坝的巷子里都能听见当地妇女的歌声,我不止一次掏出手机边录边追,黑暗中的脚步却始终赶不上那些大多背着篓筐的背影… 我把录音拿给楼外楼的老板娘帮我听,她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哈尼族还是彝族的。 |
---------------------------------------- |
|
![]() |
Post #35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来瞄瞄元阳的街子天。云南的很多地方管赶集叫街子天。在元阳,当地不象其他地方那样按农历或阳历的初一呀十五呀或某某日来算赶集的日子,而是按十二生肖来算的,比如虎日,龙日,马日。 我们咋知道哪天是哪个生肖。简单得很,旅社小铺饭馆子,家家户户都挂的有日历牌。当地的日历牌上写的有这一天是什么肖。 不过,元阳各乡镇的街子天不同。 比如:新街是龙、猪、猴日,胜村是猪、兔、羊日,牛角寨是虎、马、狗日,沙拉托是鸡、兔日,噶娘是龙、狗日,黄草岭则是星期五了。。。这样会觉得这一带的集日颇多。当然,新街和胜村的街子天算是大集。 那日从多依树看完日出出来碰巧遇的是胜村的集。 ![]() ![]() 豆腐西施们。 ![]() |
---------------------------------------- |
|
![]() |
Post #36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 ![]() ![]() |
---------------------------------------- |
|
![]() |
Post #37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这个卖的是啥。 ![]() 豌豆发的豆芽。在云南,豌豆在所有豆类中是大头。稀豆粉,就是豌豆做的,早餐吃过吧,去邮局寄个东东,浆糊也是那玩意儿。 ![]() 粉干。也是豌豆粉制的。 ![]() |
---------------------------------------- |
|
![]() |
Post #38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山荔枝。 ![]() 这种姜炒肉丝很好吃。 ![]() 这里的人对辣椒很狂热,连粽子上都不放过。 ![]() |
---------------------------------------- |
|
![]() |
Post #39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卖遮羞布的。也就是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后屁股上的布帘。 怎么识别那女人是哈尼族的还是彝族的,正是通过遮羞布。两片装的是彝族,一片装的是哈尼族,且前者的图案和色泽都要比后者的艳丽许多。 ![]() |
---------------------------------------- |
|
![]() |
Post #40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麻栗、主鲁等村寨的上万亩水田让坝达变成梯海中的鼎盛。 ![]() |
---------------------------------------- |
|
![]() |
Post #41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 ![]() ![]() ![]() |
---------------------------------------- |
|
![]() |
Post #42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以坝达的日落作结。 ![]() ![]() ![]() |
---------------------------------------- |
|
![]() |
Post #43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 ![]() ![]() |
---------------------------------------- |
|
![]() |
Post #44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 黑 井 〗 盐 —— 拍摄于云南禄丰的黑井 ![]() |
---------------------------------------- |
|
![]() |
Post #45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蹄声践破五更霜 [ 1] ![]() |
---------------------------------------- |
|
![]() |
Post #46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除了家乡,国内最爱的地方就是云南了。民族风情浓厚,百姓友善的地方 |
---------------------------------------- |
|
![]() |
Post #47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pp真不错! |
---------------------------------------- |
|
![]() |
Post #48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很好,很有特色的地方 |
![]() |
Post #49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i m zanskar wrote: ![]() 拍出来的油画!高! |
---------------------------------------- |
|
![]() |
Post #50
Re: 蹄破五更霜 —— 那些在云南的日子 |
![]() |
云南是个民族风情浓厚,百姓友善的地方 。非常同意这句话。 |
---------------------------------------- |
|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