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ost #1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二月五日跑西沖時,離 海水 & 沙子 太近了,該保養保養。再加上返台在即,本週不想騎車,就把整部車拆了。 |
![]() |
Post #2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車架 ( Frame ),Scott Endorphin,10 歲。全碳纖維複合材料,一體成型。擁有一項世界紀錄,並且預期不可能被打破:〝在市場上叱剎風雲八年〞。以目前複材車架之普及,新的車種要維持這種市場產品壽命,幾乎不可能。 從台灣飛過來深圳陪我,算是我的〝二奶〞 |
![]() |
Post #3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看看五通 ( Bottom Bracket )上的沙子,我還是每騎完必保養的!這就是我定期拆卸的原因。 |
![]() |
Post #4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腳踏 ( Pedal ) ,兩用式的,車鞋或普通鞋都可以用。M15 開口板手。標準紐力是 40 N-M,還蠻緊的。左右兩邊的螺紋方向不同,順踩踏方向越鎖越緊。 ![]() |
烤不死的乳鴿 于 2007-07-26 20:20:35 编辑
|
|
![]() |
Post #5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前叉 ( Front Fork ),13 歲。還是使用優力膠的老設計。 ![]() |
![]() |
Post #6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但是諸位看倌,這可是 Rock Shock 專為 Scott 車隊開發的〝Scott TEAM SPEC〞,車隊成員升級後送我的,有歷史紀念價值,捨不得換!( 家中另外兩部車,一個用 Rock Shock 的 SID 、另一台用 Manitou 的 Axel ,但這支老前叉我真的捨不得丟。) ![]() |
![]() |
Post #7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前煞車 ( Front Brake ),M5 內六角板手。裝回去時需加螺絲固定膠。 ![]() |
![]() |
Post #8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後煞車 ( Rear Brake ),M5 內六角板手。裝回去時需加螺絲固定膠。藍色馬蹄狀是補強環。這部車的 Rear Brake Pivot 曾崩過重粘,因此加個補強環比較放心。 ![]() |
![]() |
Post #9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前變速器 ( Front Derailleur ),那顆小螺絲下掉,就可以將整副鏈條與前變速器分離。鎖回去時需加螺絲固定膠。十字起子。 ![]() |
![]() |
Post #10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後變速器 ( Rear Derailleur ),拆下 導輪 ( Guide Pulley ) 與 張力輪 ( Tension Pulley ) 中間的螺絲,就可以將整副鏈條與後變速器分離。鎖回去時需加螺絲固定膠。M4 內六角板手。不過好像有些低檔貨是用 M8 開口板手。右側是導輪、左側是張力輪。 導輪 ( Guide Pulley ):負責將鏈條導引到你要的檔位。 張力輪 ( Tension Pulley ):不同檔位時,調節鏈條張力。 LX 等級的,轉軸中心還是用金屬襯套,XT 以上就真的是用軸承 ( Bearing ) 了,順暢度好很多。( 台灣家中還剩那兩台都是全套 XT ,因此 XT 我也拆過。) ( 忘了說,這一台的傳動系統是 LX ,當年第三級。當時還沒有 Deore ) ![]() |
![]() |
Post #11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曲軸螺絲 ( Crank Nut ) :M8 內六角板手。標準鎖緊紐力 40 N-M。左右牙向不同。順踩踏方向鎖緊。 ![]() |
烤不死的乳鴿 于 2007-07-26 20:21:01 编辑
|
|
![]() |
Post #12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14. 曲軸 ( Crank ) 與 大齒盤 ( Front Chainwheel ):需用相片中的專用工具才卸的下來。我的 BB 是中空的,因此另外磨了一支螺絲作為頂桿。 ![]() |
![]() |
Post #13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Specilized 的大齒盤不常見。朋友送的。3 歲。注意到那排字:Rideable Prototype:有強度的、可騎乘的原形樣本。算罕見吧!Specilized 台灣代理商送的。 ![]() |
![]() |
Post #14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雖然連自己也不大清楚其中奧妙,但我知道大齒盤的齒型有相當多學問,它會影響前變的順暢程度。Shimano 在此擁有多項世界專利。因此大中小三片的相對角度不是可以隨便裝的。如果沒有把握,建議像我這樣先照相下來。 ![]() |
![]() |
Post #15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第一次把大齒盤整個卸掉。M5 內六角板手、寬至少 10mm 的一字起子。連我有多次拆卸經驗,這次第一次將大齒盤完全拆卸還差點失手拆不掉。注意些。 ![]() |
![]() |
Post #16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18. 這麼寬的一字起子通常太大支、太厚。Scott 德國工程師送我的隨身工具正好派上用場。 ![]() |
![]() |
Post #17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五通軸心 ( Bottom Bracket ),須相片中的專用工具,鎖緊紐力 40N-M,三歲。左右牙向不同,順踩踏方向是〝鬆〞,與一般工業設計的理念相反。曾就此問題請教 Scott 的德國工程師,結果相當有意思: 1.一開始,五通軸心也是設計成〝順踩踏方向緊〞 2.五通軸承鋼珠可能破裂,造成五通軸心完全卡死,無法轉動。 3.若不幸發生在登山車騰躍落地之時,五通軸心又往車架內繼續往內鎖進,後果就是車架五通管崩裂,整組五通軸心、大齒盤、曲軸、踏板完全掉落,騎乘者重傷 甚至 死亡! 4.這是曾發生過的真實案例,從此五通軸心設計成〝順踩踏方向是鬆〞,有意思吧?但一定要一次鎖到位。否則〝越騎越鬆〞。 ![]() |
烤不死的乳鴿 于 2007-07-26 20:20:04 编辑
|
|
![]() |
Post #18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把手 ( Handle Bar )、煞把 ( Brake Level )、變把 ( Shift Level )、握把 ( Grip ) 及 副把手 ( Bar End ):懶的拆下 Grip ,直接在把手上作保養。 把手:15 歲。上面暗黃色的是 克維拉纖維 ( Kevlar ),做防彈背心的材料。黑色的是碳纖維。因此它是 〝碳纖維 / 克維拉纖維〞混紡。 車友常提〝碳孅車架 〞其實是不正確的。正確說法應叫〝複材車架〞,碳纖維複合材料中,除了碳纖維,另外玻璃纖維、克維拉纖維都很常用到。( 不好意思,我剛好是化工專業、複材背景的 ) 要拆 Grip 也行,最方便的做法是利用空壓機打出來的壓縮空氣,準備一把氣槍,對著 Grip / Handle Bar 的間隙吹,Grip 會像氣球一般稍被吹漲,就可取下來了。廠內有設備,不過反正煞、變把並不太髒,這樣就好。 ![]() |
![]() |
Post #19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我故意把左右變把放上下顛倒,大家參考一下變把的正反面:變把最多只能拆到這種程度,我曾繼續再拆下去,結果裝不回去,當場報廢一個!當然是自己功力不夠,車友中或許還是有人能拆。 煞車線、變速線看來都還可以據續用。在 線頭 以及會在 Cable 內部滑動的部分抹點黃油,繼續用。 ![]() |
![]() |
Post #20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后飛輪組:Cassette Sprocket :三歲。朋友送我輪組 ( Wheel )時,搭配的是 Sram 9.0,九片式。為了搭配我老舊的後變把,只好換成低檔的八片式。廠牌不明。只有這個跟鏈條動用了洗衣粉跟牙刷。拆這玩意需相當相當小心,牙紋很淺。基本上我會請人協助扶住輪框。只有這個部位我需要人協助。當然若非用手工具而是用氣動工具,不需使勁就沒這個顧慮。不過 DIY 樂趣大減。 ![]() |
![]() |
Post #21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鏈條 ( Chain ):也不知換過幾條了。以往都是用煤油清洗,這邊不知去哪買。臨時又沒辦法弄到 柴油 或 汽油,於是第一次嘗試用洗衣粉。洗衣粉是一種〝界面活性劑〞,是可以溶解油污沒錯,但效果差煤油、柴油一大截。自己也是第一次用洗衣粉,結果如預期:刷的很辛苦,但效果不佳。不推薦。 使用洗衣粉還有一點要相當小心:通常它是鹼性,若不清洗乾淨會造成金屬鏽蝕。我用熱水狠狠沖了好幾回。( 熱水溶解力較佳,有助於洗淨洗衣粉殘留。) ![]() |
烤不死的乳鴿 于 2008-01-25 23:45:23 编辑
|
|
![]() |
Post #22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輪組 ( Wheel ),台灣雅獵士 XT16,三歲。朋友送的。其中 Scott 的花鼓 ( Freehub ) 比較罕見。花鼓我沒拆過,不過看到整組工具中,好像也沒有對應的工具,應當沒有人在拆吧?下回再向朋友請教一下。 ![]() |
![]() |
Post #23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Scott 的花鼓 ![]() |
![]() |
Post #24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其他:車頭碗 ( Head Sets )、後吊耳 ( Hanger )-----Move 網友教過我:國內叫後勾片。還有快拆 ( Quickly Release ) 跟 Seat Clamp ![]() |
![]() |
Post #25
回复: 保養篇:整車拆卸全紀錄 |
![]() |
還有台灣帶過來的螺絲固定膠------國內肯定買的到,只是懶的找。 ![]() |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