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ost #202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今天是决战的一天。 |
---------------------------------------- |
|
![]() |
Post #203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这段路海拔较低,3000+的样子,蚂蟥很多。 小刀本来是走在后面的,这段路神勇异常。 到了一个小平台休息的时候,才知道他发现有好多好多蚂蝗,肾上腺素分泌,跑的比兔子还快。 这里大家纷纷摘除蚂蝗。 基本上人均三条以上。 我反而比较幸运,竟然没有蚂蝗光顾。 ![]() 雾气又来。 回想一下,后队无人这几日的行进。 队形十分的紧凑,即使有大雾,大家也都在视野可见的范围内。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整个队伍的安全。 ![]() |
---------------------------------------- |
|
![]() |
Post #204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这段路有清晰的路迹。 应该是当地山民常常进山之路。 ![]() 小刀调戏蛤蟆。 至于为何,哈哈。 我不知道。 ![]() |
---------------------------------------- |
|
![]() |
Post #205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这一段上升,讲究渐渐走到了后面。 云飞扬不愧为领队,主动提出为妹子分担一点儿负重。 让讲究拿出睡袋,结果就在传递过程中,出了问题。 睡袋顺着斜坡一路向下滚去。 云飞扬撒开腿就追,我和小刀看见,一个喊“停,停,停”,一个喊“stop,stop,stop” 可惜物理原则在此刻显示的淋漓尽致。 睡袋一刻不停的向下滚去。 云飞扬跑的再快,也跟不上。 眼见睡袋有停下来的迹象,然后有继续加速下滚。下面的坡更陡,万幸在一个小平地,睡袋停了下来。 云飞扬跑了好几百米,终于捡回睡袋。 下去是跑的,上来可就坑了,一步一步挪回来。 毕竟海拔HB4000+,马上要到垭口了。 考研眼力的时候到了。 能看到图中的睡袋么? ![]() |
---------------------------------------- |
|
![]() |
Post #206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高海拔也并不是生命禁区。 在一片碎石坡中,有各种绽放。赏心悦目。 ![]() ![]() ![]() |
---------------------------------------- |
|
![]() |
Post #207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快到热水垭口。 蛤蟆呆坐在路旁,眼神迷离,神情恍惚。 高反惹的祸。 突然明白为什么龙眼垭口,蛤蟆为什么不愿意在垭口多呆片刻,一定要先下。 真真的生无可恋的表情。 ![]() ![]() |
---------------------------------------- |
|
![]() |
Post #208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热水垭口,嗯,是的,这一大片都是热水垭口。 相比较之前那几个狭小逼仄的垭口,热水垭口显得十分特殊。 面积广阔,平坦。 ![]() 这时候,应该是小刀,做出一个惊人举动。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瓶富含牛磺酸的饮料。 我了个去,震惊啊。 这可是背了八天,历经无数上下海拔,真真的珍品一瓶。 起初是可乐,结尾是饮料。 神一般的纯在。 一人一小口,轮流品味着来之不易的味道。 关键是,我们发现,瓶盖上竟然印有“再来一瓶”,再来一瓶啊。 集体狂笑,这个鬼地方,我们找谁去“再来一瓶”。 但是心情爆好,所有的上升都结束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完成龙眼的反穿线路。 大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拍一系列广告片。 然后寄给厂家,若要采用,拿广告费来。 小刀充当模特,拍出大片的感觉。 ![]() ![]() ![]() |
---------------------------------------- |
|
![]() |
Post #209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热水垭口到犀牛海垭口,一个简单,距离不长的横切路。![]() 瞬间雾气再起。 ![]() |
---------------------------------------- |
|
![]() |
Post #210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雾气中,一个长剑一般的标志物出现在我们视野内。 我们以为这就是垭口。 其实不是,垭口在这前面很短的位置。有一个玛尼堆。 ![]() ![]() 这才是垭口。 ![]() |
---------------------------------------- |
|
![]() |
Post #211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遇到的第一个高山海子。 不是犀牛海,但是看到水,还是很开心的,终于不用看满山的乱石坡了。 就在这里,大家小休,我慢悠悠走在后面。 与队伍汇合后,领队提出一个新建议——连夜出山。 我坚决反对。 我记得等高线地图上,最后一日虽然都是在谷底走,但线路超级的长。 而且一路也在反思,D03在天黑前一个小时的妹儿雍,如果坚持自己的观点,天黑前找好营地,就扎营在妹儿雍。 我们就不用走的那么辛苦,那么危险了。 户外有些原则是可以灵活处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前人们的血泪经验之总结。 我的建议是,如果队伍坚持要连夜出山,我肯定是不跟的。 我在雨路夜行那一夜,就立下誓言,打死也不走夜路。 原先不走夜路只是一个原则,自己破了这个原则,所以风险很高,现在刚立了誓,自己打破它,肯定更不会有好结果。 就算前面都是柏油路,木栈道,好走的一塌糊涂,我也不跟。 你们可以前行,我就天黑扎营,反正这里没有任何岔路,没有野生动物,水源丰富,路途简单。在这里行走是全程风险最小。 最后一天,我们也不用节省电力,对讲机开着,万一有什么意外可以随时联络。 最后此提议作罢。扎营大黄棚子。 有趣的是第二日的路程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远,而且一路上平平安安的云飞扬,却在景区道路是差一点出了问题。此是后话。 ![]() 阳光一照,波光粼粼。 ![]() |
aswatercn 于 2016-05-29 11:44:38 编辑
---------------------------------------- |
|
![]() |
Post #212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能看到峡谷底部,牛羊成群,水草丰盛,欣欣向荣。![]() 犀牛海挺大面积 可惜我们路过的时候是大雾弥漫。 只能看清牌子。 ![]() |
---------------------------------------- |
|
![]() |
Post #213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雨季的高山草甸,繁花盛开。十分美丽 大黄棚子附近。 ![]() ![]() ![]() |
---------------------------------------- |
|
![]() |
Post #214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大黄棚子扎营,五星级营地,平坦,距离水源近,还有小狗小牛犊伴随。![]() 还有一天就出山了。 也不用保留卫星电话的电力了,我先跟后方联系,报告了一下情况。 也得知前队早我们一日出山,平安。 之后,大家每个人给家里打个平安电话。 每个人都很顺畅,唯独到了蛤蟆这里,因为卫星电话的号码比较奇怪,蛤蟆嫂夫人可能以为是诈骗电话,连续挂断两次。 蛤蟆好没面子,第三次终于拨通。 大家在旁狂笑。 在这里必须要赞一下后方,因为我们比预计时间晚出山,后方根据我们的紧急联络人名单,给每一家都打了电话,告知家属我们的情况,非常尽责。 ![]() |
---------------------------------------- |
|
![]() |
Post #215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D09 大黄棚子— 大海子 — 管理站 — 朝山坪 — 海子沟景区大门![]() |
---------------------------------------- |
|
![]() |
Post #216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最后一日,乏善可陈。 大家看看花花草草吧。 ![]() ![]() ![]() |
---------------------------------------- |
|
![]() |
Post #217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我们以为海子沟里的路会很好走。 结果发现,不是很好走。 游客雇佣马匹,路上踩得都是马蹄坑。 然后下雨,积水。路面就成了这样。 想想,若是夜路走这种路,也是会很苦闷的。 ![]() 就在我们蹦蹦跳跳前行的时候。 碰到云飞扬,他自嘲道,刚才走这种路,不知为何,一个失足空翻,差点儿栽入旁边的大海子里。 我们狂笑,一路风风雨雨都过来了,若走个景区路差点儿载在这里,真是不会瞑目啊。 松萝,据说只有在空气纯净的地方才有生长。 ![]() |
---------------------------------------- |
|
![]() |
Post #218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玛尼堆,有一个玛尼堆。![]() ![]() 见到山下村庄。 这时候,蛤蟆一个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冲锋在前。 说到前面,给我们找车。 ![]() |
---------------------------------------- |
|
![]() |
Post #219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走到景区入口附近,能听到山脚下各种声音嘈杂。 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 远离尘嚣许多日 耳畔只有风雨声 一朝回归尘世间 恍恍惚惚犹入梦 蛤蟆不愧是“老司机”,给我们找了一辆舒舒服服的车,启程,回成都耍去喽。 历经各种磨难 终于平安出山 大口酒肉伺候 来日把酒言欢。 谢谢观赏 ——END—— ![]() ![]() |
---------------------------------------- |
|
![]() |
Post #220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快一年了,终究要不烂尾了~ |
![]() |
Post #221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由于也想龙眼反穿,就仔细看了你们队伍前后队的作业和领队的总结,感到都是高质量的攻略,且每个作业都有轨迹可参考,而且各自都分析了其行走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对后人再走这条线路启发很大,在此谢谢楼主,云飞扬和前队南狼。 两篇作业上看,从热水营地到大黄棚子,前队走了近10个小时,后队走了11个小时,如果以此天行程来比较前后队的速度,差别并不大,但为什么前后队总行程竟然差了两天呢? 1、 夏天的龙眼线路,晚上下雨,白天往往雨变小或阴天,第三天后队竟然九点半才出发,这比前队几乎晚了两个小时,既然知道自己的速度慢,为什么还要白白浪费天亮的黄金时间? 2、 第二第三天。碰到水源,都要停下来煮茶,一煮就是一小时,甚至还有队员煮粽子,难道不能在营地烧好开水,路上凑合一下吗?结果到了晚上,走夜路,忙中出错,甚至疲于奔命,到了营地体力透支,连做饭的精力都没有了。为什么不能把煮茶的时间用在走路上,早到营地以恢复体力呢? 3、 前后队已经拉下了很长的距离,后队仍然该煮茶的煮茶,该煮粽子的煮粽子,我估计这种散漫和随性的“自信”也是前后队分开的原因,其实能走龙眼线路的人应该都算是强人,但缺乏团队配合意识强人的这种“自我思维“对整个队伍却是内耗 4、 领队既然召集帖定好了第三天的营地--耙子桥沟尾营地(前队也按计划到达),为什么第三天迁就拖拉的后队,为什么走得那样散漫?本人的看法是,作为领队,无论面对多牛的户外强人,都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这种随性的队员。 我也非常赞同骨头的观点,“早出发、早扎营”。户外长线如果坚持这个理念,这个队伍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由于读得仔细,在这里提以上看法,欢迎拍砖。 |
![]() |
Post #222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拍砖到不必,理性讨论,追求安全是我们一致的目的。 仅从我个人角度,尝试做一些回复。 为什么差2天? 因为第四天我们后队只前进了2个小时,剩余时间休息,龙眼平台又休息整整一日。所以单看每日行进路程,前后队基本一样。 但结果是前队7天走完,后队9天走完。 1、第三天为什么晚出发? 那时候已经计划多走一两天,所以思想上有放松,结果就是对时间把控方面,的确存在些问题。 2、停下来煮茶,煮粽子。 煮茶是有的,但基本上算是午餐。不同队伍的午餐有不同的风格,有煮面泡茶的,也有啃馕啃压缩饼干的,我都有经历,也不好说煮面泡茶就是错误。 煮粽子,嗯,特殊情况吧。个人理解,那时候他们应该已经8-9小时没有进食了,天黑也可能失温,吃点热食也可以接受。 3、后面走得慢,我个人意见是客观原因,背的太沉了,轻量化做的不好,所以走的艰难,和“散漫”关系不大。 4、你用了“”迁就“二字,挺准确的,其实那天晚上讨论了很久,下撤,如何下撤,那些人下撤,为什么这些人下撤,如何保证安全,如果不下撤,如何前进…………。但客观情况只能“迁就”,领队难道不迁就,拍屁股就跑了?或是厉声训斥?都不现实啊。 “早出发、早扎营”,迄今为止,我参与和我见到的长线队伍,能做到的比例,十中不足一,需要全队通力合作,以及领队的强大领导力,十分不容易做到。 2016年端午,走鳌太,彻底贯彻“早出发、早扎营”,五日的拔营出发时间,早6点,早6点1刻,早6点半,早7点,早8点。然后经常下午一两点就到营地,走的十分舒服与轻松。 详细可见作业贴:http://www.doyouhike.net/forum/mountain/2375252,0,0,0.html 光远 wrote:
由于也想龙眼反穿,就仔细看了你们队伍前后队的作业和领队的总结,感到都是高质量的攻略,且每个作业都有轨迹可参考,而且各自都分析了其行走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对后人再走这条线路启发很大,在此谢谢楼主,云飞扬和前队南狼。 两篇作业上看,从热水营地到大黄棚子,前队走了近10个小时,后队走了11个小时,如果以此天行程来比较前后队的速度,差别并不大,但为什么前后队总行程竟然差了两天呢? 1、 夏天的龙眼线路,晚上下雨,白天往往雨变小或阴天,第三天后队竟然九点半才出发,这比前队几乎晚了两个小时,既然知道自己的速度慢,为什么还要白白浪费天亮的黄金时间? 2、 第二第三天。碰到水源,都要停下来煮茶,一煮就是一小时,甚至还有队员煮粽子,难道不能在营地烧好开水,路上凑合一下吗?结果到了晚上,走夜路,忙中出错,甚至疲于奔命,到了营地体力透支,连做饭的精力都没有了。为什么不能把煮茶的时间用在走路上,早到营地以恢复体力呢? 3、 前后队已经拉下了很长的距离,后队仍然该煮茶的煮茶,该煮粽子的煮粽子,我估计这种散漫和随性的“自信”也是前后队分开的原因,其实能走龙眼线路的人应该都算是强人,但缺乏团队配合意识强人的这种“自我思维“对整个队伍却是内耗 4、 领队既然召集帖定好了第三天的营地--耙子桥沟尾营地(前队也按计划到达),为什么第三天迁就拖拉的后队,为什么走得那样散漫?本人的看法是,作为领队,无论面对多牛的户外强人,都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这种随性的队员。 我也非常赞同骨头的观点,“早出发、早扎营”。户外长线如果坚持这个理念,这个队伍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由于读得仔细,在这里提以上看法,欢迎拍砖。 |
---------------------------------------- |
|
![]() |
Post #223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aswatercn wrote: 拍砖到不必,理性讨论,追求安全是我们一致的目的。 仅从我个人角度,尝试做一些回复。 为什么差2天? 因为第四天我们后队只前进了2个小时,剩余时间休息,龙眼平台又休息整整一日。所以单看每日行进路程,前后队基本一样。 但结果是前队7天走完,后队9天走完。 1、第三天为什么晚出发? 那时候已经计划多走一两天,所以思想上有放松,结果就是对时间把控方面,的确存在些问题。 2、停下来煮茶,煮粽子。 煮茶是有的,但基本上算是午餐。不同队伍的午餐有不同的风格,有煮面泡茶的,也有啃馕啃压缩饼干的,我都有经历,也不好说煮面泡茶就是错误。 煮粽子,嗯,特殊情况吧。个人理解,那时候他们应该已经8-9小时没有进食了,天黑也可能失温,吃点热食也可以接受。 3、后面走得慢,我个人意见是客观原因,背的太沉了,轻量化做的不好,所以走的艰难,和“散漫”关系不大。 4、你用了“”迁就“二字,挺准确的,其实那天晚上讨论了很久,下撤,如何下撤,那些人下撤,为什么这些人下撤,如何保证安全,如果不下撤,如何前进…………。但客观情况只能“迁就”,领队难道不迁就,拍屁股就跑了?或是厉声训斥?都不现实啊。 “早出发、早扎营”,迄今为止,我参与和我见到的长线队伍,能做到的比例,十中不足一,需要全队通力合作,以及领队的强大领导力,十分不容易做到。 2016年端午,走鳌太,彻底贯彻“早出发、早扎营”,五日的拔营出发时间,早6点,早6点1刻,早6点半,早7点,早8点。然后经常下午一两点就到营地,走的十分舒服与轻松。 详细可见作业贴:http://www.doyouhike.net/forum/mountain/2375252,0,0,0.html 是啊,前后队每日行进路程基本一样的,造成最后的两天差别不是能力问题,是思维方式不同的结果 其实中午腐败的方式到没什么可指责的,你跑得快,你躺下来睡觉都没什么可说的,但你已经和大队伍拉下了路程,还挥霍时间就有问题了,对自己来说,挥霍的时间要用走夜路来补偿,这埋下了安全隐患,对队友来说,可能牵涉到等后队,回追或施救等问题(当然,你们的队伍没有这个过程),对整个团队来说,增加了行程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队伍的整体利益。 后队既然负重走得慢,还不“笨鸟先飞”,还要晚出发,拖时间,这不能归为客观原因吧?用北方话说,就是“没眼力见”,这就是散漫随性啊。换位思考,你在后面挥霍时间,前队等你心里肯定有看法,而不等你又会让别人觉得对你不管不顾,那为什么要造成这种两难的境界呢? 领队不迁就,并不意味着只有拍屁股跑了或斥责队员啊,至少可以让队员早点出发,中途不要再煮水了,至少要让队员意识到你挥霍时间会拖整个队伍的后腿的,我想一般人经过提醒都会有所改进吧。 雪山冲顶很多都要半夜出发,除了午后的天气易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留下安全的时间冗余,早出发,早扎营,这是走长线必须追求的理念 |
![]() |
Post #225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领队风格决定队伍状态,只要安全,都无所谓。 |
---------------------------------------- |
|
![]() |
Post #226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你说的很对,每个长线队伍,前后脱节太远,都或多或少产生这种心理。 那么就分队喽,每个队伍都有导航能力,都有自己独立的领队,有相仿的速度,有自己做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分队并不影响安全,还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走得慢的也不用担心拖前面的后腿,走的快的也不用抱怨要做无谓的等待。 互相包容的脾气秉性,互相聊得来的队友,快乐的爬山,我觉得这是爬山最大的收获。 所以我觉得领队决定的这次分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最终结果也是前后队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挺好的。 光远 wrote:
是啊,前后队每日行进路程基本一样的,造成最后的两天差别不是能力问题,是思维方式不同的结果 其实中午腐败的方式到没什么可指责的,你跑得快,你躺下来睡觉都没什么可说的,但你已经和大队伍拉下了路程,还挥霍时间就有问题了,对自己来说,挥霍的时间要用走夜路来补偿,这埋下了安全隐患,对队友来说,可能牵涉到等后队,回追或施救等问题(当然,你们的队伍没有这个过程),对整个团队来说,增加了行程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队伍的整体利益。 后队既然负重走得慢,还不“笨鸟先飞”,还要晚出发,拖时间,这不能归为客观原因吧?用北方话说,就是“没眼力见”,这就是散漫随性啊。换位思考,你在后面挥霍时间,前队等你心里肯定有看法,而不等你又会让别人觉得对你不管不顾,那为什么要造成这种两难的境界呢? 领队不迁就,并不意味着只有拍屁股跑了或斥责队员啊,至少可以让队员早点出发,中途不要再煮水了,至少要让队员意识到你挥霍时间会拖整个队伍的后腿的,我想一般人经过提醒都会有所改进吧。 雪山冲顶很多都要半夜出发,除了午后的天气易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留下安全的时间冗余,早出发,早扎营,这是走长线必须追求的理念 |
---------------------------------------- |
|
![]() |
Post #227
Re: 【作业贴】不可忘却的回忆——2015年6月端午 ... |
![]() |
偶尔翻看磨房,发现龙眼作业已经更新完了。 我是前队的老麻,应该也是向导口中那个在前面一个人走的很快的人。 当时领队分我的职责是开路,在路迹明显的时候可能会加快速度,在天黑之前肯定要先找好营地。 所以前队基本上没走夜路,相处的也不错,按计划完成了线路。 至于发生的一些误会,各有各的看法,也是人生的一段历练。 |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