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ost #101
回复: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回复: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老檀木 wrote: 不会吧,这么大块头?三个月应该还是婴儿啊。 这个嘛,欢迎各位已经是爸爸妈妈准爸爸妈妈的各位老朋友指正。我也好学习学习 |
---------------------------------------- |
|
![]() |
Post #102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集中回答几个问题。 这段时间白天太忙太忙,可能是出去玩这么久,回来要辛勤工作啦,要不然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信任……所以基本只能到深夜才能发帖子发照片。不是勤劳,只是有点表达欲吧,希望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见闻跟大家分享。 图片太多,100多张,每天都没有时间一次发完,所以分好几次来发。为了保证粮票足够,把图片压得很小,牺牲了画质和尺寸,有点对不起大家。我想,大家有总体感受就可以了,以后有空放幻灯交流吧。 今天才仔细看大家的跟贴。谢谢大家,特别是义工联的丫丫每次我发图完都会抢沙发,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我用的相机是nikon F100,镜头两个,一个适马18-35,另一个是小钢炮80-200。中间焦段都放弃了。胶卷全部使用反转片。考虑到尼泊尔暖色调较多,主要使用柯达 100vs。徒步阶段使用富士RVP 100。另外有一个备用的旁轴相机Contax T3,是35的定焦,用得很少。 我去了14天,只拍了12卷,平均每天一卷都不到。比起很多影友少得多啊。主要是懒,呵呵。 摄影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人文。原来给自己定的题目是Living in Nepal。后来觉得,不拍拍风光对不起壮美的雪山,不拍拍建筑和雕塑对不起非凡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所以都拍了些,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人文。而且纯肖像少。基本带着动态,希望不仅交待人,还能交代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反应生活百态。 |
---------------------------------------- |
|
![]() |
Post #103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晃人 wrote: 今天才仔细看大家的跟贴。谢谢大家,特别是义工联的丫丫每次我发图完都会抢沙发,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摄影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人文。原来给自己定的题目是Living in Nepal。后来觉得,不拍拍风光对不起壮美的雪山,不拍拍建筑和雕塑对不起非凡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所以都拍了些,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人文。而且纯肖像少。基本带着动态,希望不仅交待人,还能交代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反应生活百态。 哈哈,沙发舒服呢! ![]() 这里有好些个关于尼泊尔的帖,可每次都没有动力认真地看完。这次很认真地看完了,看完后发现这是个我无法触极的国家,我没有勇气在他们面前举起相机。就像每次去山区助学调查,回来后相机里只是些美丽的景色。 你的人物里还是有些漂亮MM哟。那张“尼泊尔恋人”你拍的角度跟小西的不同,有了湛蓝的天空,让人遐想。 |
![]() |
Post #104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再次感谢LZ分享生活的nepal~~向往中~![]() |
![]() |
Post #105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看到这么美丽而又熟悉的PP,又一次沉浸在对尼泊尔的回忆中。 122那张,Helena真应该付楼主广告费,呵呵. 63那张,妈妈和女儿都盛装出席,小女孩们都只能穿红色的传统纱丽.主要祈祷女儿长大成人后找到一个好婆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从导游口中那带有浓重尼泊尔口音的英语中得知的. 对了,库马丽是印度教的. Nepal---- Never End Peace and Love. |
---------------------------------------- |
|
![]() |
Post #106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很有味道的人文片,值得一再学习,特别喜欢20\39\79\102 |
肖大公子 于 2007-03-21 16:50:48 编辑
|
|
![]() |
Post #107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晃人 wrote: 63、两姐妹穿着盛装,一边行走一边把杯子里的水洒在地上,直到回到家。我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我相信这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这样的衣服她们平时是不会穿的。我们被邀请到家中做客,家长们很费劲地解释了半天,由于他们英语不好,直到离开我也不是特别明白。有没有谁特别明白的,帮忙解释一下。 这是尼泊尔小女孩在结婚呢. 尼泊尔的女孩在与真正的丈夫结婚前要有嫁两次. 嫁给花啊草啊太阳月亮星星...... 这样,就永远不可能离婚了. 好象是宗教还是什么的原因,尼国女人离婚是十分十分十分糟糕的事,要下地狱之类的..... 我上次去,有个朋友是在那边支教的中国老师,刚好有碰到她的一个学生第二次结婚(和太阳),因此她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因为这次结婚她必须留在室内,不能见到任何男性...原因没问清楚....... 看着你的照片,真亲切.... |
---------------------------------------- |
|
![]() |
Post #108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拍得不错嘛,比妇在磨房大厅的那个好看多了,我最喜欢有猴子那张,呵呵!~~~~多可爱啊,象个小人是的!~ |
![]() |
Post #109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不错不错,旅行时间不长,收获却很丰。 晃人拍美女很大胆呀,我一般只远处抓拍,还没胆走到她们面前说“你很漂亮”能不能拍张照。 ![]() |
---------------------------------------- |
|
![]() |
Post #110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尼泊尔,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去...... PP很有水平! ![]() |
---------------------------------------- |
|
![]() |
Post #111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4月会去,感谢楼主提供的资料与美PP,不知道俺眼中的NEPAL会是怎样的呢,嘻嘻,期待中..![]() ![]() ![]() |
---------------------------------------- |
|
![]() |
Post #112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看来猴子也是佛...![]() |
---------------------------------------- |
|
![]() |
Post #113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尔凡 wrote: 看到这么美丽而又熟悉的PP,又一次沉浸在对尼泊尔的回忆中。 122那张,Helena真应该付楼主广告费,呵呵. 63那张,妈妈和女儿都盛装出席,小女孩们都只能穿红色的传统纱丽.主要祈祷女儿长大成人后找到一个好婆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从导游口中那带有浓重尼泊尔口音的英语中得知的. 对了,库马丽是印度教的. Nepal---- Never End Peace and Love. 去尼泊尔之前,没有仔细做功课,对尼泊尔是一知半解的。对尼泊尔的知识基本都是到了当地以后“好好学习”得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知识是来自每天读报。包括Kumari。第一次听说Kumari就是加德满都邮报上一篇关于Kumari女孩的报道,有学者认为这些女孩几乎是被“关押”起来,失去受教育的权利,成年后找对象都困难,是违反人权的,要求取缔。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尼泊尔传统文化,应该保留。我记得很清楚文章称Kumari女孩是来自Buddhist family,这不是佛教家庭吗?我想既然是当地报纸,应该不会错的。 至于那两个身穿盛装的女孩,我更相信楼上非云的说法。我们当时也没有跟团,没有导游,没有人给我们解释。他们家有一位姑娘英语非常有限,她告诉我说他们在结婚,但我也没搞懂。我们被邀请到他们家里去,非常热情。随后我们一起去了冲印店,把数码文件印了出来,赠送给他们家。 |
---------------------------------------- |
|
![]() |
Post #114
回复: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晃人 wrote: 至于那两个身穿盛装的女孩,我更相信楼上非云的说法。我们当时也没有跟团,没有导游,没有人给我们解释。他们家有一位姑娘英语非常有限,她告诉我说他们在结婚,但我也没搞懂。我们被邀请到他们家里去,非常热情。随后我们一起去了冲印店,把数码文件印了出来,赠送给他们家。 尼泊尔奇俗:女孩和果实结婚 未成年少女与树上结的果实结婚,这么离奇的事你听说过吗?而在民俗习惯众多的尼泊尔,这只是数不清的奇风异俗之一。 尼瓦尔人是尼泊尔的土著民族之一,也是最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如今保留在加德满都谷地的古代建筑,大都来自尼瓦尔人之手。在尼瓦尔人家里,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女人会成为“寡妇”。因为尼瓦尔族女孩成年之前(一般在7-9岁之间),会跟象征着永恒婚姻的贝尔树果实举行婚礼,这个结婚仪式在尼泊尔语中叫“益喜”。“贝尔果婚”是尼瓦尔族女子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婚姻。尼泊尔人很多信仰印度教,而这个婚姻的新郎就是印度教中的西瓦大神。他们相信,在“益喜”仪式举行以后,女孩便能够一生拥有西瓦大神的保佑。 由于贝尔树的果实外壳坚硬,可以存放家中多年不烂,因此代表着“永恒不变的婚姻”,贝尔果是尼瓦尔女孩真正相伴一生的“丈夫”。女孩成年后与男人的结合,则是第二次婚姻。因为现实中的婚姻常会有各种挫折和不幸发生,所以被认为是“虚假短暂的婚姻”。 尼瓦尔女子婚后如果感到不幸福,就把珍藏的贝尔果放在丈夫枕边,意思是“我要离开”。如果丈夫去世,只要把贝尔果放在丈夫的遗体旁就可以再嫁。因此,尼瓦尔人非常看重“贝尔果婚”,父母把女儿的“益喜”仪式办得非常隆重,像正式婚礼一样,邀请亲朋好友们一起参加。 一月是尼泊尔人结婚的季节。尼泊尔资深学者马丹•雷格米说,现代生活赋予尼泊尔传统文化许多新的形式,“益喜”仪式如今已演变为一个盛大节日。现在尼瓦尔人通常十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就像办集体婚礼一样举办“益喜”仪式。小姑娘们穿上鲜艳的红纱丽,额头中央点上吉祥痣,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在祭司的主持下,女孩们对着贝尔果和父母一一行礼,整个“婚礼”在一片喜庆气氛中完成。 |
---------------------------------------- |
|
![]() |
Post #115
回复: 回复: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收获。![]() ![]() 春藤花花 wrote:
尼泊尔奇俗:女孩和果实结婚 未成年少女与树上结的果实结婚,这么离奇的事你听说过吗?而在民俗习惯众多的尼泊尔,这只是数不清的奇风异俗之一。 尼瓦尔人是尼泊尔的土著民族之一,也是最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如今保留在加德满都谷地的古代建筑,大都来自尼瓦尔人之手。在尼瓦尔人家里,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女人会成为“寡妇”。因为尼瓦尔族女孩成年之前(一般在7-9岁之间),会跟象征着永恒婚姻的贝尔树果实举行婚礼,这个结婚仪式在尼泊尔语中叫“益喜”。“贝尔果婚”是尼瓦尔族女子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婚姻。尼泊尔人很多信仰印度教,而这个婚姻的新郎就是印度教中的西瓦大神。他们相信,在“益喜”仪式举行以后,女孩便能够一生拥有西瓦大神的保佑。 由于贝尔树的果实外壳坚硬,可以存放家中多年不烂,因此代表着“永恒不变的婚姻”,贝尔果是尼瓦尔女孩真正相伴一生的“丈夫”。女孩成年后与男人的结合,则是第二次婚姻。因为现实中的婚姻常会有各种挫折和不幸发生,所以被认为是“虚假短暂的婚姻”。 尼瓦尔女子婚后如果感到不幸福,就把珍藏的贝尔果放在丈夫枕边,意思是“我要离开”。如果丈夫去世,只要把贝尔果放在丈夫的遗体旁就可以再嫁。因此,尼瓦尔人非常看重“贝尔果婚”,父母把女儿的“益喜”仪式办得非常隆重,像正式婚礼一样,邀请亲朋好友们一起参加。 一月是尼泊尔人结婚的季节。尼泊尔资深学者马丹•雷格米说,现代生活赋予尼泊尔传统文化许多新的形式,“益喜”仪式如今已演变为一个盛大节日。现在尼瓦尔人通常十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就像办集体婚礼一样举办“益喜”仪式。小姑娘们穿上鲜艳的红纱丽,额头中央点上吉祥痣,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在祭司的主持下,女孩们对着贝尔果和父母一一行礼,整个“婚礼”在一片喜庆气氛中完成。 |
---------------------------------------- |
|
![]() |
Post #116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非常独特的视角,PP看着很有感觉~~ |
---------------------------------------- |
|
![]() |
Post #117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俺听的版本是:第一次嫁给shiva 湿婆,第二次嫁给bisnu 大梵天,第三次才嫁人。。。。 |
![]() |
Post #118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对尼又有一层了解 |
![]() |
Post #119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非常的精彩,希望有机会自己开车去那里 |
---------------------------------------- |
|
![]() |
Post #120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方方正正 wrote: 俺听的版本是:第一次嫁给shiva 湿婆,第二次嫁给bisnu 大梵天,第三次才嫁人。。。。 有个bug,bisnu翻译过来是毗湿奴,和梵天是两个神,正正搞错了。不过我也不知道当地女孩她要嫁的是哪一个,按照地位来分的话,第一个应该是梵天,第二个是毗湿奴,第三才是湿婆,嘿嘿。 |
---------------------------------------- |
|
![]() |
Post #121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我在尼泊尔看到很多神的雕像,一问,说这个神是Shiva的儿女,那个是shiva的儿女。 我想,shiver真是儿女众多。现在看来,原来那么多女孩嫁给他,哈哈 |
晃人 于 2007-03-29 13:10:22 编辑
---------------------------------------- |
|
![]() |
Post #122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婆罗门是印度教种姓中最高一级,具有神权。二是具有政权的刹帝利种姓。三是从事工商的吠奢种姓。四是沦为农奴的戍陀罗种姓。 烧尸是极为低贱的工作,所以,是戍陀在做的。这是我在烧尸庙附近遇见的正在学习中文的尼泊尔人告诉我的。 |
![]() |
Post #123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神秘尼泊尔,不同人不同说法。![]() |
---------------------------------------- |
|
![]() |
Post #124
回复: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K2. wrote: 婆罗门是印度教种姓中最高一级,具有神权。二是具有政权的刹帝利种姓。三是从事工商的吠奢种姓。四是沦为农奴的戍陀罗种姓。 烧尸是极为低贱的工作,所以,是戍陀在做的。这是我在烧尸庙附近遇见的正在学习中文的尼泊尔人告诉我的。 不对啊,我看他们身上斜挂着一串圣线,白色的,估计是棉质的,听说只有婆罗门才能穿戴棉的圣线,刹帝利是麻的,吠舍是穿丝的…… 另外看他是不是婆罗门看他后脑勺上有没有留一撮头发,从晃人的照片上看不出来,不知道他拍的时候留意到没有,这个是我在印度拍的婆罗门,你看他也斜挂着棉质圣线。 脑后留发一说,我是从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里看来的,在六十年代,婆罗门脑后留着巨大的一个发髻,很不方便,现在可能也移风易俗了,留一撮,有点意思就行了。 现在的婆罗门,在印度地位已经不高了,世俗生活冲击着神权社会,我在印度看到很多婆罗门已经沦落为穷人。 欢迎讨论啊,很多人都去过印度尼泊尔,都来说说看,我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 |
白小刺 于 2007-03-30 11:22:26 编辑
---------------------------------------- |
|
![]() |
Post #125
回复: 在尼泊尔的暖阳下 |
![]() |
确实,我听到的说法也是脑后留一小撮头发的是婆罗门的标志,对于那些所谓烧尸工,他们称之为prist,即是祭司,按照阶层的划分,他们的阶层更高。 但是,在当下尼泊尔,旧的习俗传统已经渐渐失去影响力,整个国家在朝着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方向发展,阶层的划分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很多阶层高的人家境贫寒,生活困顿,就像我在老人院看到的230个老人,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并无区别待遇。同样的,在学校里,也是不同阶层的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唯一令机会不均等的是经济状况。 另外,在pashupati还有许多专门为人举行脱丧仪式的人,他们也是婆罗门。 阶层对他们依然有影响的是,在某些涉及宗教的,世俗礼仪的职业是特定的阶层,例如婆罗门才能从事的。 |
西边雨 于 2007-03-30 11:33:31 编辑
---------------------------------------- |
|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