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很精细,细节需注意——VAUDE TAURUS L 2P 帐篷评测
近几年,户外装备界掀起了一股轻量化的旋风,不管是背包、帐篷还是防潮垫、冲锋衣,各个品牌商都在卯足劲想着一切办法减轻重量,同样的东西要是能比别家轻上那么十克八克,那就意味着这玩意儿有了一个很好的噱头,可以卖上一个更好的价格。像背包、帐篷这样的装备,重量要是上了2.5kg,都不好意思标在说明书上。品牌商恨不得自家的东西能轻若鸿毛,而消费者也是同样想法。正因为如此,在三月份的的评测产品展示当中,VAUDE这款TAURUS L 2P的重量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作为一个内空并不算太大,外帐采用30D面料的双人帐篷,“2650克”的重量在当下这股轻量化浪潮当中着实显得格格不入。根据经验判断这种鱼脊结构30D面料的双人帐篷全重顶多在2.2-2.3kg之间,但是厂家数据2650克的重量又在那儿标着,肯定是哪儿出了问题。所以我申请了此款帐篷的评测,实际了解下究竟是怎么回事。
顺便说一句,这个帐篷的型号叫TAURUS,金牛的意思,整好我的星座也是金牛座,看来我和这个帐篷很有缘的啊!
老规矩,在开始介绍之前,还是先看看这款帐篷的标称数据和相关介绍。
品牌信息
关于沃德,就不用多介绍了,源自德国的户外品牌,大家都熟悉的

产品信息

品牌:VAUDE
网站:WWW.VAUDE.COM
测评装备:VAUDE Taurus L 2P
这是一款具备超轻结构与超强防水功能的便携式帐篷。外帐采用双面涂硅30D 285T防撕锦纶和防水压胶条,具备强大的防水功能。几何图形状设计,增强其抗风指数,外观更为立体、美观和大方。帐篷容量可供2人舒适使用,长宽高为230*95*95CM。
产品规格:
产品名:Taurus L 2P
货号:11488
可容纳人数:2人
重量:2450/2650克(最小/最大)
外帐:双面涂硅30D 285T防撕锦纶
内帐:30D 285T防撕涤纶
压缩尺寸:50*18厘米
撑杆:AL 7001 T6铝杆,10.2毫米
地钉:12个
固定绳环:4个
价格:零售价1998元/个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面沃德的官方网站里,这款帐篷的重量是2.28千克,和国内的产品介绍有较大的出入。

...............................................................................分界线.............................................................................
好了,看过产品信息,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实物:
产品到手,拿在手中掂量掂量,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帐篷连同说明书的重量绝对不到2.6公斤,国内此款产品的数据有问题。

官方提供的打包尺寸是50*18厘米(包装袋上标的是46*18厘米),用卷尺实际测量了下,打包状态下实际的测量数据为:长度55厘米,直径16厘米,考虑到帐篷在打包时体积可以压缩,所以这点差异不用太计较。打包后的这个尺寸按照圆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差不多合12升左右。如果背着40到50升左右的背包出行,光这个帐篷就占了背包1/3到1/4的容量,打包尺寸还是显得大了一点。


经常有人在抱怨包不够装,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是把帐篷杆裹在内外帐中打包,这样实在太占体积了。如果我们把帐篷杆取出来,竖向放入背包,剩下的内外帐就可以可劲压缩了。我把帐篷杆取出之后,内外帐的打包长度压缩到30厘米,而直径依然是16厘米,算下来内外帐打包体积减小到7.6升,帐篷杆占不了什么体积,给它估高算个2升的话,总体积加起来也不过9升多一点,与传统打包方式相比体积减小了差不多1/4。

帐篷包装袋上标明了此款产品的面料、帐篷杆品牌、规格、定位、帐篷尺寸等信息,有些和实际出入较大(具体会在后文当中进行详细分析)。

随产品附带的合格证,产地是中国上海。

说明书中标明了帐篷搭建后的尺寸,内帐头部宽130厘米,脚部宽95厘米,长230厘米。这种近似梯形的形状设计被普遍运用在鱼脊帐上。如果使用者身材比较高大,长度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宽度会有些局促。算下来内帐占地面积大致为(1.3+0.95)*2.3/2=2.6平米。而门厅的长度是90厘米,宽度则按外帐门厅宽来计算,大致为150厘米,门厅面积为0.675平米,加上内帐面积,此款帐篷总有效使用面积为3.3-3.4平米。与侧向双开门的双人帐篷相比空间略小(市面上常见帐篷的有效使用面积可以参考我的帖子:关于帐篷空间大小的讨论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ear/617305,0,0,0.html),但在同样结构的双人鱼脊帐篷当中空间算偏大。


帐篷包装袋采取了卷口设计,扣件做工精细,并且带有VAUDE的标识。

卷口部位有一块塑料片儿,上面用图画对如何搭建这个帐篷进行了说明。在卷口的时候就用袋子裹住这塑料片儿卷几下,然后扣上扣件就可以了。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开口设计,因为一般的帐篷包装袋使用收紧绳,如果按照前文提到的把帐篷杆抽出的打包法,内外帐压缩后,口袋上部会空出好大一截,而卷口设计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把帐篷从包装袋中取出来,从图片中可以看到产品配了两根绿色的编织带作为压缩使用。

从左至右分别是:内外帐、地钉、帐篷杆

地钉和帐篷杆的收纳袋采用的是和内帐帐底一样的面料,相当结实,不用担心被帐杆或者刺穿。

在产品资料上注明了地钉数量有12根,可实际上只有11根,不知道是少装了一根还是标配就是12根。德国人做事向来严谨,作为源自德国的品牌,这样的错误可不应该啊!此为BUG1!

前面展示的包装袋底部上有YUNAN的标识,而地钉和帐篷杆本身没有带任何标记,不像DAC那样,每一根地钉和帐杆上都有其LOGO。
地钉属于加强型三棱钉,这个结构与“∟”型地钉相比强度更高,但也要重一点。地钉末端有一棱带有小圆孔,可以栓风绳。

帐篷杆总共由三部分组成:一根纵向主杆、一根横向主杆、两根短杆,另外还配了一根修补管。纵横向的主杆端头有区别,纵向端头和杆身一样是金属本色,而横向主杆端头则是金红色的,在搭建的时候很容易加以区分。

帐篷主杆采用了YUNAN出品的直径10.2毫米7001铝杆。平常咱们使用的三、四季帐篷铝杆直径大约在7.8到9毫米之间,10.2毫米直径的铝杆因为强度更高,一般用在登山帐上。虽然我喜欢更强悍的东西,但是对于日常使用的户外三四季帐篷来说,其实没有必要使用这么粗的铝杆,毕竟更重一些。

这款帐篷的帐杆为金属本色,杆身光洁,接口部位没有什么毛刺,杆身也没有低端帐杆的加工纹。因为杆身没有任何说明和标识,所以不能确定是YUNAN的哪款铝杆。对比了YUNAN官网上的产品展示,应该是他家的旋转杆系统。

和飞溪2的DAC帐篷杆相比,外观上后者要精细不少,做工上后者采用了类似磨砂的处理,加上金红色的涂层,显得档次更高更漂亮。

..............................................................插播开始......................................................................
关于YUNAN帐篷杆

现在一说起高端帐篷杆品牌,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DAC。对YUNAN这个帐杆品牌大家兴许会感到陌生。
韩国YUNAN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铝制品供应商,主要生产户外帐篷的铝杆、高尔夫球杆、手杖铝管等。有不少帐篷品牌采用了他家的产品,比如LUXE,MHW也有个别型号使用。而沃德曾一度全部采用YUNAN帐篷杆(现在沃德的部分高端产品如经典的HOGAN ARGON等,也在开始使用DAC帐篷杆)。
关于7001铝杆
帐篷铝杆的标号有7001、7075之分,7001强度硬度不及后者,但是韧性优于后者,同样压力下,后者有可能出现爆杆的现象,而7001帐杆也许会扭曲变形而不是直接断折。
..............................................................插播结束......................................................................
帐篷修补管的使用方法介绍,图文并茂,让不懂如何临时修补的童靴一目了然。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让大家最关心的帐篷重量问题。把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取下后,我把这个帐篷拿到小区超市实际称重。因打包体积较大,小超市的秤放在一个旮旯里,帐篷放上去较局促。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我总共称重五次,每次放置的角度和重心略有不同。称重结果中有三次是在2200克以下,其中最轻的一次称重结果为2140克,另外有两次称重结果是在2200克以上,最重的一次称重是2220克,有照片为证。考虑到超市的秤即使有误也是往重了的靠,这个称重结果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包装袋上这个帐篷的重量标注是2650克,采用最重的一次称重结果2220克来算,就算加上薄薄的产品手册,怎么也不会超过2300克。我就不明白了,沃德是在干嘛呢?是担心自己帐篷销售得太好以至于故意把产品重量往重的整么?见过重量虚标的,但都是往低的标,这么大幅度往高了标的还是第一次见。2200克左右的双人三季帐重量还可以接受,但是2650克却可以秒杀至少90%以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看看申请帖子中大家的态度大多都是“这个帐篷太重了,否则我一定申请”就知道,消费者对这个重量更不会动心。我严重怀疑沃德制作产品资料的人来自第五纵队(开个玩笑啦),你们对自己也忒手狠了吧?这算是BUG2!
今天天气不错,适合做户外测评。

面料是帐篷的皮肉,直接关系到耐用度的问题。到底是细皮嫩肉还是皮粗肉糙,就看面料的了。内外帐和帐底的材质,在包装袋上附着的说明上都写得很清楚:Polyamide,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聚酰胺。

使用说明书上标明了外帐防水系数为3000mm,底部防水系数为7000mm,但是包装袋上的帐底防水系数是10000mm,再次出现数据不统一的现象,此为BUG3!不管是7000还是10000,这样高的防水系数我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以前曾经用过几款沃德帐篷,经受过大雨和暴雨的考验,防水性确实很不错,我相信这款帐篷应该也不会让我失望。

外帐采用30D面料,感觉应该是单面涂硅,外层摸上去滑不留手。仔细观察,能看出防撕裂的方格。

外帐内面的压胶非常工整严密,拉着压胶部位仔细检查,没有发现起泡,泛白之类的问题。

外帐拉风绳的部位附近都进行了加强处理,以提高应力部位强度

按照前面包装袋上的说明,内帐面料用的是50D,但是凭其非常细腻的手感,我认为应该是30D。因为无法进行测量,对此持保留意见。不过话说回来了,我认为内帐如果细腻一点,使用者会感到更舒适,所以如果真是30D会更好。

至于帐底,前文已经提到,和帐杆袋是一样的70D面料,相当的扎实,不用担心轻易被营地地面硬物刺破。
帐篷搭建过程很简单:
首先,把帐篷摊开,分清纵向主杆和横向主杆,帐杆1为纵向,帐杆2为门厅处横向。从图中可以看到,纵横两根主杆形状是不一样的,杆1的一端有个几何角度的折弯,杆2中间部位略呈弧形。


其次,将纵向杆插入相应的杆套,并贯穿到底;横向杆从门厅部位的杆套插入,固定好两端;


第三,将两根短杆分别插入脚部两侧的织带孔和相应的杆套;

第四,打好地钉,大功告成;
搭建好的帐篷来个三面照
侧面:
从侧面看,帐篷绷得比较紧,看上去很有型,说明帐篷的打版不错,不像有些帐篷那样皱皱巴巴的。帐篷如果不能绷紧,夜晚睡觉的时候容易被风吹响,影响睡眠质量

正面:
从正面看,帐篷的纵向剖面图近似于三角形,非常稳定。

后面:
从后面看,整个帐篷很像鱼儿的脊背,需要注意的是,脚部的两根短杆,有效提升了脚部的使用空间

整个帐篷看上去富有流线型,非常美观。这样的鱼脊结构,如果在顺风搭建时会有很好的抗风性。
这个帐篷有几个特色:
第一是前文提到的脚部短杆的使用,有效增加了使用空间;

第二,一般的帐篷都是先搭建内帐,再覆盖上外帐。而TAURUS的内外帐通过活扣相连,帐杆在外帐外部,只要帐杆撑起来,帐篷基本上就搭建好了,有效提高了搭建速度。这种设计在不少高山帐和四季帐上都有采用,比如经典的MSR红猪。这个帐篷第一次搭建的时候我花了15分钟(为何这么慢,后文解释),第二次只花了两分多钟,在恶劣天气下真是太有用了;

第三,帐篷的门厅为四向开门,根据情况可以从左打开,从右打开,可以半开,可以全开,使用非常方便。这种门厅设计在沃德其他多款帐篷上也有采用;


内帐门口正上方有一根织带,可以用它与门厅上方的帐杆端头相连。最初我不是很清楚这织带的作用,但是我发现当织带与帐杆相连之后,门厅门檐会下压,所以我认为它的作用是减小迎风角。


整个内帐,除了门厅上半截是纱网加非纱网双层气窗外,其他部位都是非纱网,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当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这个帐篷会比较舒服,但是在南方湿热的环境下,通风会成为大问题。所以,尽管这个帐篷的包装袋上标明了它是三季帐,但这种结构加这样的内帐,还有10.2毫米直径的帐杆,我只能将其划归四季帐篷之列。

门厅的长度是90公分,正常使用足够了。

内帐门两侧各有一个口袋,以便于放置诸如手机,眼镜之类的零碎物品

仔细观察了帐篷四角内侧,压胶非常密实,不用担心渗水漏水。

值得称道的细节:
1、 门厅拉链附近的压胶做得相当出色;

2、 内外帐之间相连的活扣根部均作了加强处理,做工一丝不苟;

3、 内帐很贴心地设计了一根绳子,可以用来悬挂照明设备或者是毛巾之类的物品;

4、 风绳扣的绳子强度很高,扣件硬度高,做工精细;

5、 纵向主杆一头是采用封闭式设计,不用花时间穿到织带孔内,搭建更方便;

个别不足:
前面提到,我第一次搭建这个帐篷花了整整15分钟,除了照相耗时以外,在脚部这两根短杆上,我花了至少10分钟时间,楞没搞清爽。
仔细看,短杆一头插入内帐脚部织带孔

然后帐杆另一头要插入下图的杆套1,再将杆套1插入杆套2,这才算完。但是插入两个杆套是不同的方向,加上杆套2比较浅,所以我尝试了好久,一直没有能够搞定。

最后毛了,短杆不插入杆套1,直接插入杆套2,这才迅速搭建成功。
